type
Post
status
Published
date
Apr 5, 2022
slug
summary
tags
文字
思考
杂记
category
在人间
icon
password
Property
Nov 7, 2022 03:31 PM
最近两年,我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看电影了。 不是没有时间,不是没有佳片,而是无法耐心看完一部电影。 片头,肯定是要跳过的,影片前段大概了解人物故事梗概后,就要开始各种风骚快进。 碰到感情戏拖进度条,碰到武打戏拖进度条,碰到导演秀特效必须拖进度条。 反正就是各种拖进度条,然后一部活生生的电影就这样被我肢解着拖完了。 事后在补充看一下相关影评背景故事就算正式看完了。 这个问题,本质上对生活并无太多影响,甚至还能节省时间。 只是我很奇怪这变化的原因,江山易改本性难移,就这样移了? 回想变化的起点,复盘整个过程的蛛丝马迹。 我发现其实还是短视频的锅,自从两年前开始。 我就喜欢看一些讲电影的短视频,两个小时的电影被浓缩成5分钟甚至更短。 就这样,大概也就看了上百部电影,节省的时间可以绕地球转一圈了吧? 当你的大脑已经适应了这种短频刺激之后。 再去看电影,ARE YOU KIDDING ME? 你的大脑看了五分钟还没有任何高潮,看了十分钟分泌的多巴胺不如看短视频的百分之一。 你的大脑已经饥渴难耐,你只能举起你的食指转而求助于进度条君。 你知道这样是对艺术的亵渎,是对导演的不敬,但是在多巴胺面前这些算个啥? 所以人类就目前来说还是动物,毕竟激素驱动才是第一行动力。 我佩服那些能将多巴胺视为玩物的人,他们最核心的特点是善于坚持。 比如运动戒烟戒酒戒糖,为乐趣而学习,为兴趣而钻研。 这种日积硅步,往往命运都能给与极大的回报。 可悲的是整个商业社会的核心就是依靠多巴胺而形成。 毕竟韭菜是最好割的,都这么清心寡欲了,财报还怎么做? 最后几点 多巴胺可以有,但只能是调味不应是主菜。 短视频的成功主要就在于能快速刺激你的多巴胺分泌,让你形成依赖。 现在大部分精神产业都是以高频刺激多巴胺为主旨,比如爽文,综艺,脱口秀。 大部分有价值的事则没有多巴胺分泌的,比如学习。 人活着还是以实现自我价值为主,其次才应是享受多巴胺。
情商量子中国